阿爾弗雷德·諾思·懷特黑德

在他的职业生涯早期懷特黑德主要研究数学、逻辑和物理。他最引人注目的是与前学生伯特兰·罗素合著的三卷《数学原理》(1910年至1913年)。《数学原理》认为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数学逻辑作品之一,在出版社所列的二十世纪前100本英文非小说书籍名單中,獲得第23名。
1910年代末至1920年代初,懷特黑德逐渐把他的注意力从数学轉移至科学哲学和形而上学。和柏格森一樣,他關注直覺體驗與生命本身,但他採取不同的進路來解決這個問題,進而構建了一个全面的形而上学的系统。懷特黑德认为现实是由事件構成,而不是物质;这些事件不能脫離彼此關係而定义,因此拒绝独立存在的物质理论。今天懷特黑德的哲学著作——特别《》——被视为历程哲学的經典。
懷特黑德的历程哲学主張:「紧迫地將世界視為一個具有相互关联历程的網路,而我們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我们的所有的选择和行动都影响我们周围的世界。」因此,近年來懷特黑德思想最有前途的应用之一是在開創的生态文明和环境伦理領域。 维基百科提供
-
1